全國各地共打掉18個制售假藥犯罪網絡,繳獲假藥3億余片(粒、支)
【財新網】(記者 林韻詩)近日,公安部調度29個省區市共170個城市開展了打擊制售假藥犯罪專案戰役。各地共破獲案件128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770余名,打掉制售假藥犯罪團伙350個,搗毀制假售假窩點1400余個。
公安部網站稱,各地共打掉18個制售假藥犯罪網絡,繳獲假藥3億余片(粒、支),商標標識、藥盒、防偽標等包材4.2億余件(套),按照正品價值計算超過20億元。
警方發現,不法分子用多種方法制售假藥。有的收購真藥包裝材料,再利用低檔原料藥、鹽水、過期藥等生產假藥;有的為增強藥效,添加國家嚴令禁止、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醋酸潑尼松、布洛芬等化學成分;有的偽造批文,或以來料加工的方式生產假藥賺取加工費;有的利用價格較為低廉的藥品重新包裝,冒充價格昂貴的進口藥。
藥監等部門鑒定發現,有些不法分子在假藥中添加雙氯芬酸鈉、醋酸潑尼松、布洛芬等化學成分,短期內貌似對某些病癥有療效感,長期使用易引發向心性肥胖(俗稱“娃娃臉”、“水牛腰”)、骨質疏松、糖尿病、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腎臟肝臟損傷、粒細胞減少等,甚至導致死亡。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制售假藥犯罪已形成“產、供、銷”產業鏈條,犯罪分子常通過親屬關系“以老帶新”,逐漸發展成犯罪團伙,把假藥偽裝后,通過物流公司等運輸。
公安部通報稱,目前,網絡兜售假藥情況突出。競價排名、論壇、廣告等往往成為不法分子的幫兇,一些網站上假藥信息充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