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王亦菲
近日,上海警方采取打擊制售假藥專項集群戰役統一收網行動,共破獲案件3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6名,打掉制售假藥犯罪團伙27個,搗毀制假售假窩點59處,繳獲假冒知名制藥企業的易瑞沙、芬必得、拜糖平等70余種藥品片劑、膠囊550余萬粒,商標標識、藥盒、防偽標識等包材近30萬套,藥粉灌裝機、片劑壓制機、假冒包材印刷機等制假設備23臺,價值約4915萬余元。
五六折路邊收購過期藥
今年8月以來,虹口警方經過前期的縝密偵查,發現了3個生產、銷售假藥的犯罪團伙,并鎖定了在本市普陀區、閘北區、寶山區的3處民宅。
11月17日,根據公安部的統一部署,偵查員兵分幾路,分別抓獲了3個犯罪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楊某、陳某、孫某等9人,搗毀制假、囤假窩點7處,查明涉嫌假冒成都地奧制藥出品的地奧心血康膠囊、上海羅氏制藥的希羅達卡培他濱片、上海勃林殷格翰藥業的沐舒坦鹽酸氨溴索片及進口藥品立普妥阿伐他汀鈣片等各類假藥1.2萬余盒、散裝片劑膠囊2.6萬余板,各類藥品包裝盒9萬余盒,藥品說明書13萬余份,制假工具40余件,預計涉案價值人民幣300余萬元。
據犯罪嫌疑人交待,他們專門派人在藥房、醫院附近的路邊設攤,從市民手中收購未用完的藥物或過期藥物。收購價一般是藥品原價的五六折,過期的或是“品相”不好的則低至1折。
現場展示的假藥幾乎讓人難辨真偽。“這其中,一部分的外包裝是真品。”偵查員表示,嫌疑人長期蹲點廢品回收站,從中尋找包裝完好可“循環利用”的藥品,“還有一部分是從外地運來的新盒子!
有專人進行再加工
收購過期藥后,團伙中有專人將這些藥物進行再加工,這時,就輪到藥粉灌裝機、片劑壓制機上場了。
由于過期藥可能會出現發霉或受潮結塊等現象,不法人員就會把藥物拆開,比如膠囊,把里面的藥粉倒出來,用電吹風吹干,然后再用藥粉灌裝機進行重新灌裝。隨后,嫌疑人還會模仿真藥的包裝,重新塑封,甚至貼好方位標示。
“新藥”做好后,就是更改外包裝的保質期限了。犯罪嫌疑人使用香蕉水,將原本的生產日期涂去,再用油墨重新印上新的生產日期。這樣一來,保質期便會“瞬間延長”。
當這些步驟都完成后,就可以銷售了。一般他們是五六折收購過期藥,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加價3%左右出售。
本案中,3個售假藥團伙有明顯的地域性,所有涉案嫌疑人均屬老鄉或親屬關系。他們平時都是各自生產、銷售假藥,但是當其中某一團伙缺貨時,他們就會互通消息,然后調劑物品。警方說,“比如,這個團伙這里缺少膠囊了,就會從其他團伙處先調貨,那個團伙外包裝沒了,就從這里‘借貨’以便快速完成制假活動!
【提醒】過期藥物應損毀處理
警方提醒,切莫貪圖便宜盲目購買藥品,一定要從正規藥店購買,另外,不要將過期藥銷售給他人,藥品使用完畢后應對包裝盒做損毀性處理。
市民在購買藥物時,也要注意辨別,外包裝特別陳舊的,生產日期處有涂改痕跡的,都要特別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