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人壽員工“客串”工行大堂經理。
近日,美國《財富》雜志發布了年世界500強企業的最新排名。榜單顯示,中國工商銀行位列世界500強第位,排名較2010年提升了10位。毫無疑問,這家已連續13年躋身這一權威全球企業排名榜的國有商業銀行,已成為當今中國最具品牌影響力的企業之一。然而,連日來,貴州貴陽兩位市民在當地工行辦理業務時的遭遇,其員工的服務態度、工作效率、業務技能似乎與工行響當當的知名度不相匹配。
今年6月初,家住貴陽市中華北路的劉女士來到工行貴州省分行云巖支行省政府分理處辦理存款業務,也許是劉女士的大額存款吸引了柜員,該柜員熱情洋溢地建議劉女士辦理一張信用卡,聲稱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等功能,十分方便。但在接下來的辦理過程中,卻讓劉女士感到非常地“不方便”。這是劉女士第一次辦理信用卡,在認真填寫完個人及家庭成員的詳細資料后,柜員告訴劉女士,最遲半月就可辦好。半個月后,劉女士來到該分理處詢問辦卡事宜,工作人員查了一番,不冷不熱地說:“還沒發下來,你等通知吧。”僅到此時,銀行方面辦卡前后的態度已經截然不同,這令劉女士心感不悅。
又時隔半月,劉女士終于收到工行發來的短信,告訴她所辦理的牡丹信用卡已開戶成功,囑其前往辦理網點領卡。7月11日下午2點30分左右,劉女士來到該分理處,向大堂客服咨詢在哪里領卡?
客服示意在1號柜臺。劉女士向1號柜臺柜員出示身份證要求領卡,柜員面無表情且生硬地讓劉女士去大堂客服處取領卡表填寫,劉女士填好領卡表后,該柜員又要求劉女士去大堂客服處復印身份證,劉女士以為身份證復印好后可以領卡走人了,誰知該柜員又讓劉女士到取號機取號,再按號條等待辦理信用卡啟用手續。為領一張銀行宣稱為方便快捷的信用卡,前后大約花了劉女士20多分鐘,而在此過程中,該分理處1號柜臺柜員自始自終都繃著一張臉。讓劉女士想不明白的是,本來花幾分鐘就可以辦妥的業務,工行員工為何要如此折騰客戶?辦卡前銀行的那份主動熱情為何在領卡時消失殆盡?
至此,劉女士為辦這張信用卡遭遇的不悅其實還遠未結束。按號條劉女士來到該分理處另一個柜臺辦理信用卡啟用手續。柜員完成相關操作后告訴劉女士,此卡信用額度為5萬元,劉女士聽后十分詫異,她說辦理時承諾的是10萬元額度,怎么變成了5萬元?柜員經過一番操作,再次確認是5萬元。劉女士再也按捺不住憤怒的心情,她覺得為辦這張信用卡自己不僅經歷了冰火兩重天的服務待遇,而且還要遭受銀行方面不講信用的忽悠。劉女士立刻決定注銷這張牡丹信用卡,并要求銀行退還辦卡時自己遞交給銀行的一切個人資料。柜員告訴劉女士注銷信用卡可以,但退回客戶資料分理處沒有權利,要到信用卡中心去處理。
當天下午4點30分左右,劉女士和該分理處負責人一同來到了工行信用卡中心。聽了劉女士的辦卡遭遇,該中心負責人一方面對銀行工作中存在的疏漏向劉女士表示歉意,另一方面要求劉女士出示信用卡進行核對,核對的結果令劉女士既迷惑且更感憤怒。信用卡中心說,經過核對,劉女士所辦信用卡的額度的確是10萬元,分理處所指的5萬元是現金額度,另外5萬元是賬戶額度。究竟是分理處柜員業務素質太低劣連簡單的額度都不能識別?還是信用卡中心為掩飾失誤而隨意調整客戶信用額度?劉女士不得而知。但她確信,既然銀行已注消了自己的信用卡,就表明自己與銀行間解除了約定,當然有權取回遞交給銀行的個人資料。而該中心負責人卻告知劉女士,按照《工行牡丹信用卡章程》的相關規定,發卡機構一旦受理客戶申請,辦卡時客戶提供的相關資料是不予退回的。劉女士認為,這是霸王條款,是銀行單方面的規定,并不具備法律效力,況且辦卡時銀行方面沒有任何人告知劉女士閱讀并了解該《章程》。更令劉女士不解的是,在信用卡尚未啟用就注銷后,銀行方面為何還要保留客戶的私人資料?難道這些個人隱私銀行日后還可派做它用?